联系热线:15635143639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怎么判断滴定终点

行业新闻 2025-03-21

一、指示剂法

1. 酸碱滴定

常用指示剂:酚酞(无色粉红,pH 8.2~10.0)、甲基橙(红黄,pH 3.1~4.4)等。

判断依据:当溶液颜色突变且保持30秒不褪色时,即为终点。

选择原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需覆盖滴定突跃pH范围。例如:

§强酸强碱滴定(如HCl滴定NaOH):酚酞或甲基橙均可。

§弱酸滴定强碱(如醋酸滴定NaOH):选择酚酞(终点为弱碱性)。

2. 氧化还原滴定

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KMnO),在酸性条件下还原为无色Mn²,过量一滴即显淡粉色。

专属指示剂:如淀粉用于碘量法,与I生成深蓝色络合物,终点时蓝色消失。

3. 络合滴定

金属指示剂:如铬黑TEBT),在pH 10时与金属离子(如Mg²)结合显红色,终点时EDTA置换指示剂,溶液变蓝色。

4. 沉淀滴定

吸附指示剂:如荧光黄用于银量法(如Cl的测定),终点时沉淀表面吸附指示剂,颜色变化(黄绿粉红)。

二 二、仪器法

1. 电位滴定

通过测量溶液电位的变化确定终点,适用于无合适指示剂或深色溶液(如酱油中的酸度测定)。

绘制电位-滴定剂体积曲线,曲线的拐点即为终点。

2. 电导滴定

测量溶液电导率的变化,适用于离子浓度显著变化的反应(如强酸强碱滴定)。

3. 光度滴定

利用分光光度计监测吸光度变化,适合有色溶液的滴定。

三 三、操作注意事项

1. 颜色观察技巧

在白色背景下观察颜色变化,避免光线干扰。

接近终点时逐滴加入滴定剂,并充分摇匀。

若颜色褪去缓慢,等待30秒后颜色稳定再判断。

2. 控制滴定速度

初始阶段可快速滴定,接近终点时改为半滴或1/4滴加入。

3. 空白试验

用蒸馏水代替待测液进行滴定,扣除试剂本身的影响。

4. 指示剂用量

一般为1~2滴,过多会干扰颜色判断(如酚酞过量可能显深红色)。

四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终点提前或延迟:可能因指示剂选择不当或滴定速度过快导致,需重新选择指示剂或控制滴定节奏。

颜色变化不明显:检查反应是否完全(如温度、pH是否合适),或改用仪器法。

自身指示剂(如KMnO)褪色过快:可能因反应温度过高或酸度不足,需控制反应条件。

通过以上方法结合实验经验,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反应类型和溶液性质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并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判断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