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标准物质与标准溶液的区别
一、定义
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标准溶液:是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通常是将基准物质或已知纯度的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配制而成,用于定量分析中的滴定、比色、分光光度等方法。
二、形态与组成
标准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形态多样。其组成可以是单一成分,也可以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
标准溶液:通常是液体,是将特定溶质溶解在溶剂(如水)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三、用途
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确定物质的特性量值、作为仲裁分析的标准等。
标准溶液:主要用于化学分析中的定量测定,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等,通过与被测物质反应,根据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来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四、制备与保存
标准物质: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纯度、制备工艺和条件等,以确保其特性量值的准确性和均匀性。保存条件也因物质的性质而异,有些需要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保存。
标准溶液:制备时需要准确称取溶质和量取溶剂,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溶解和定容。保存时要注意防止溶液变质、挥发、被污染等,一般需储存在密封、避光、低温的环境中,且有一定的使用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