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15635143639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仪器校准

行业新闻 2025-04-01

1. 校准的定义与目的

  • 定义
    :通过比对已知标准,调整仪器误差,使其测量值落在可接受范围内。
  • 目的
    • 减少系统误差,提高测量准确性。
    • 满足法规或实验要求(如GLPISO标准)。
    • 确保不同仪器间数据可比性。

2. 校准方法

  • 内部校准
    :使用仪器自带校准程序或标准物质(如电子天平的内置砝码)。
  • 外部校准
    :由第三方实验室或制造商进行,提供校准证书和溯源性。
  • 交叉校准
    :通过多台同类型仪器比对,验证一致性。

3. 校准周期

  • 关键仪器
    :如分析天平、pH计,建议 6-12个月/
  • 高频使用仪器
    :如移液器、分光光度计,可能需 3-6个月/
  • 稳定性高的仪器
    :如某些温度计,校准间隔可延长至 2-3
  • 法规要求
    :需遵循行业规范(如药企按GMP规定执行)。

4. 常见仪器校准示例

仪器

校准方法

关键指标

电子天平

使用标准砝码(如Class F2砝码)

线性误差、重复性

pH

多点校准(pH 4.07.010.0缓冲液)

斜率、偏移量

分光光度计

标准滤光片或溶液(如重铬酸钾溶液)

波长准确性、吸光度线性

移液器

称重法(如水密度法)

容量误差、精密度

5. 校准 vs. 检定

项目

校准

检定

性质

自愿性,关注准确性

强制性,依据法规判定合格性

依据

内部标准或客户要求

国家计量规程

结果

校准证书(含误差值和不确定度)

检定证书(合格/不合格)

6. 校准实践要点

  • 记录与追溯
    :保存校准证书、原始数据,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
  • 校准后验证
    :用标准物质复测,确认仪器性能(如pH计校准后测量缓冲液)。
  • 选择服务商
    :优先选择CNAS认证机构,确保校准链溯源性至国家标准。

7. 特殊情况处理

  • 仪器故障后
    :需额外校准,验证修复效果。
  • 环境变化
    :如实验室搬迁后,温湿度可能影响仪器性能,需重新校准。
  • 标准更新
    :当实验方法或法规要求变更时,需调整校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