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15635143639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紫外分光光度计

行业新闻 2025-04-01

1. 工作原理

基于比尔-朗伯定律A=εlc),通过测量物质对特定波长紫外光的吸收值(吸光度 A),计算其浓度 c

  • 光源:发出紫外光(通常200-400nm)。
  • 单色器:选择特定波长(如260nmDNA280nm测蛋白质)。
  • 检测器:测量透过样品后的光强度,计算吸光度。

2. 常见应用

  • 核酸定量260nmDNA/RNA有最大吸收峰。
  • 蛋白质定量280nm处色氨酸/酪氨酸吸收。
  • 酶动力学:监测反应中产物/底物的浓度变化。

3. 使用步骤

1. 校准:用溶剂(如水/缓冲液)调零。

2. 设置波长:根据目标分子选择(如260nmDNA)。

3. 空白对照:测量空白样品(消除背景干扰)。

4. 样品测量:记录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或公式计算浓度。

4. 注意事项

  • 比色皿选择:紫外区需用石英材质(玻璃仅适用于可见光)。
  • 避免气泡:气泡会散射光,导致误差。
  • 浓度范围:吸光度建议控制在0.1-1.0(线性响应最佳)。
  • 定期维护:校准仪器,清洁光路及比色皿。

5. 与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区别

特性

紫外分光光度计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波长范围

200-400nm(紫外区)

400-700nm(可见光区)

比色皿材质

石英

玻璃或塑料

典型应用

核酸、蛋白质定量

颜色反应(如Bradford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