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实验仪器如何保养
行业新闻 2025-04-08
一、日常保养
1. 使用前检查
- 外观检查:确认仪器无破损、变形或锈蚀。
- 连接检查:确保电源线、数据线、管路等连接牢固,无松动。
- 校准与预热: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校准或预热,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 使用中规范操作
- 避免超负荷:严格按照仪器额定参数(如温度、压力、电压)使用,禁止超范围操作。
- 环境控制:保持实验室温度、湿度稳定,避免灰尘、腐蚀性气体或强电磁干扰。
- 防止污染:使用专用工具操作,避免样品交叉污染。
3. 使用后清洁
- 及时清理:实验结束后,立即清洁仪器表面、样品舱、探头等部位,防止残留物腐蚀。
- 消毒处理:涉及生物实验的仪器需按规程消毒(如75%酒精擦拭)。
- 干燥存放:用干燥布擦拭仪器,避免水渍残留。
二、定期保养
1. 仪器内部清洁
- 机械部件:定期润滑传动部件(如齿轮、轴承),更换磨损零件。
- 光学部件:用专用镜头纸清洁镜头,避免划伤。
- 电子元件:用压缩空气清除电路板灰尘,检查连接线是否老化。
2. 性能校准
- 标准物质校准: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验证仪器准确性。
- 功能测试:定期运行自检程序,检查仪器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3. 耗材更换
- 易损件:定期更换滤芯、密封圈、灯泡等易耗品。
- 试剂与溶液:检查试剂是否过期或变质,及时补充或更换。
三、特殊保养
1. 长期停用保养
- 防潮防尘:用防尘罩包裹仪器,存放于干燥环境。
- 电池维护:取出电池,防止漏液腐蚀电路。
- 定期通电:每月至少通电一次,防止电子元件受潮。
2. 高精度仪器保养
- 恒温恒湿:将精密仪器(如光谱仪、质谱仪)置于恒温恒湿柜中。
- 防震处理:使用防震台或气垫,避免震动影响精度。
四、保养记录与培训
- 建立档案:记录仪器保养时间、内容、更换部件等信息。
- 人员培训: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仪器操作与保养培训,提高维护意识。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
问题 | 处理方法 |
仪器响应迟缓 | 检查电源、传感器或软件版本,必要时联系厂家维修。 |
数据波动大 | 校准仪器、更换试剂或检查环境干扰源(如电磁场)。 |
机械部件卡顿 | 清洁润滑传动部件,检查是否需要更换磨损零件。 |
六、注意事项
- 禁止私自拆解: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卸仪器,以免损坏核心部件。
- 及时报修: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联系厂家或专业维修人员。
- 遵守法规:涉及特种设备(如高压灭菌锅)的保养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