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15635143639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检测中如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行业新闻 2025-07-07

一、样品环节
 
  代表性取样:根据检测目的和样品特性(如均匀性、稳定性),采用科学的取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确保样品能真实反映整体情况。
  样品保存与运输:使用合适的容器,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避免样品变质、污染或成分损失(如易挥发样品密封冷藏,光敏样品避光保存)。
 
二、仪器与试剂
 
  仪器校准与维护:检测前对仪器(如天平、分光光度计、色谱仪等)进行校准,定期维护保养,确保仪器精度符合要求,记录校准结果。
  试剂与标准品管理:使用合格的试剂(在有效期内、纯度达标),标准品需溯源至权威机构,配制标准溶液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标注配制日期和浓度。
 
三、操作过程
 
  遵循标准方法: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检测规范或作业指导书操作,避免随意更改步骤(如反应时间、温度、试剂用量等)。
  平行实验与空白实验:做2-3次平行样,取平均值减少偶然误差;同时做空白实验(如不加样品的同步骤操作),扣除环境、试剂等带来的干扰。
  人员技能:检测人员需经培训合格,熟悉仪器操作和实验原理,规范操作细节(如移液时平视刻度、避免交叉污染)。
 
四、质量控制措施
 
  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在定性检测中,通过已知阳性/阴性样品验证方法有效性;定量检测中,用标准曲线校准,确保线性范围合适。
  内部质量控制:定期开展实验室内部比对(如不同人员、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检测),分析偏差原因并改进。
  外部质量控制:参与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如权威机构组织的盲样检测),评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五、数据记录与审核
 
  即时记录: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记录原始数据(包括仪器参数、现象、异常情况),避免事后补记导致误差。
  多级审核:对检测数据、计算过程、报告结果进行逐级审核,确保逻辑正确、单位无误、结论合理。

微信截图_20240822143922.png